图书介绍

临床药学导论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药学导论 第2版
  • 蒋学华主编;马满玲,王凌,叶云,许雄伟,贡庆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679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临床药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药学导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临床药学产生的背景1

一、人类的健康需求1

二、药品应用面临严峻的问题2

三、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3

四、药学学科的自身发展4

第二节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4

一、概述4

二、临床药学的发展5

三、临床药学的学科特色7

四、临床药师的职业特征9

第三节 临床药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2

一、临床药学与药学12

二、临床药学与医学13

三、临床药学与社会科学13

第四节 临床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14

一、临床药学教育体系构建14

二、临床药师制建设16

三、针对临床用药问题开展临床药学研究16

第五节 临床药学的职业发展17

一、医疗机构临床药学的职业发展17

二、制药企业的临床药学职业发展18

三、药品流通领域的临床药学职业发展18

四、其他药学相关领域的临床药学职业发展19

第二章 药品与药学23

第一节 药品及其特点23

一、药品的定义23

二、药品的特点23

第二节 药品的类别24

一、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药物24

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25

三、国家基本药物26

四、基本医疗保险药品27

五、特殊管理药品27

第三节 药品的上市过程28

一、新药研究与开发过程28

二、药品生产及其管理29

三、药品流通及其管理30

第四节 药学学科及其特点31

一、药学学科的定义31

二、药学学科的特点32

第五节 药学学科体系33

一、药物化学33

二、药剂学34

三、药理学35

四、生药学36

五、药物分析学37

六、微生物和生化制药学37

七、临床药学38

八、药事管理学39

第三章 疾病与临床41

第一节 疾病、健康及亚健康的基本概念41

一、疾病41

二、健康与亚健康42

第二节疾病的病因、发病与转归42

一、病因42

二、发病43

三、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46

四、疾病的转归47

第三节 疾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49

一、诊断内容49

二、诊断步骤49

三、疾病诊断与药物治疗的关系52

第四节 疾病的一般处置方法52

一、疾病的治疗前处置52

二、疾病的一般处置方法52

第五节 临床医学及其特点53

一、临床医学及其基本任务53

二、临床医学的学科特点54

三、临床医学的学科体系55

第四章 医疗机构药品应用管理59

第一节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59

一、医疗机构药事及管理特点59

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59

三、医疗机构药学部门60

第二节 医疗机构药品保障61

一、药品概述61

二、医疗机构药品保障61

第三节 医院药品处方集62

一、药品处方集概述62

二、医院药品处方集的制定原则与方法63

三、临床药师在处方集编写和运用过程中的作用64

第四节 处方、处方调配、处方点评64

一、处方概述64

二、处方调配65

三、处方点评65

第五节 特殊药品(麻、精、毒、放)管理67

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67

二、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管理69

第六节 高危药品管理69

一、高危药品概述69

二、高危药品的范围70

三、高危药品临床应用管理71

第七节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73

一、概述73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73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监测网73

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74

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74

六、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75

第八节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75

一、概述75

二、超说明书用药原因76

三、超说明书用药风险76

四、国内外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76

第五章 药物治疗的药动学基础79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与药动学79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79

二、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因素80

三、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82

四、药动学基本概念83

第二节 给药方案的药动学基础84

一、药物治疗方案84

二、单剂量给药方案85

三、多剂量给药方案86

四、时辰药动学与临床合理用药86

五、给药方案个体化87

六、药动学研究新进展88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药动学88

一、儿童的药动学特征88

二、老年人的药动学特征89

三、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的药动学特征89

四、特殊嗜好人群的药动学特征90

第四节 疾病状态下的药动学91

一、肝脏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动学91

二、肾脏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动学91

三、心衰患者的药动学92

四、其他疾病的药动学93

第五节 药动学相互作用93

一、药物吸收过程的相互作用93

二、药物分布过程的相互作用94

三、药物代谢过程的相互作用94

四、药物排泄过程的相互作用95

第六节 治疗药物监测95

一、治疗药物监测及其意义95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96

三、治疗药物监测的流程97

四、常监测药物举例98

第六章 药物治疗的药效学基础101

第一节 药物作用101

一、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101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103

第二节 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105

一、药物作用机制105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106

第三节 药物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112

一、药物作用的构效关系112

二、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114

第四节 药效学相互作用116

一、有利于药物治疗的药效学相互作用116

二、不利于药物治疗的药效学相互作用116

第七章 药物治疗作用的影响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119

第一节 影响药物治疗作用的因素119

一、药物因素119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120

三、用药方法121

第二节 合理用药概念及意义122

一、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122

二、药源性疾病与合理用药123

三、合理用药措施与临床药学服务124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125

一、儿童的合理用药125

二、老年人的合理用药127

三、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的合理用一药128

第四节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130

一、时间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30

二、时辰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31

三、时辰药理学与药物应用132

第五节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133

一、遗传变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34

二、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应用136

第六节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137

一、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的基本概念137

二、依赖性药物分类138

三、药物滥用形势及管制139

四、药物依赖性的治疗140

第八章 临床药物治疗学141

第一节 临床治疗学与临床药物治疗学141

一、临床治疗学141

二、临床药物治疗学141

三、临床药物治疗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42

第二节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142

一、药物治疗的必要性142

二、药物治疗的安全性143

三、药物治疗的有效性144

四、药物治疗的经济性144

五、药物治疗的规范性145

六、药物治疗的适度性145

七、药物治疗的方便性145

第三节 药物治疗过程146

一、信息收集与评价146

二、明确诊断146

三、确定治疗目标146

四、拟定治疗方案147

五、药学监护计划的拟定与实施147

六、药物治疗实施147

七、治疗方案的优化149

八、用药依从性评估与患者用药指导150

第四节 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工作方式151

一、建立与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平台152

二、参加日常的药物治疗活动152

三、实施药学监护153

四、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和提供药学信息咨询服务153

五、在临床药物治疗的不同阶段应承担的主要技术工作与职责153

第五节 药历与药历书写154

一、药历书写要点154

二、建立药历的基本程序155

三、药历模板与教学药历举例156

第六节 典型疾病药物治疗举例162

一、感染性疾病用药案例及分析162

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案例及分析162

三、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案例及分析163

四、免疫系统疾病用药案例及分析164

第九章 药源性疾病与药物急性中毒的处置167

第一节 药源性疾病及其预防与处置167

一、药源性疾病的分类167

二、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168

三、药源性疾病的诊断169

四、药源性疾病的预防170

五、药源性疾病的治疗170

第二节 毒物与毒物的毒性171

一、毒物及其分类171

二、毒物的毒性及其分级171

第三节 中毒发生机制172

一、中毒172

二、中毒发生机制173

第四节 急性中毒的处置原则175

一、毒物的识别175

二、毒物的排除175

三、解毒药物的应用177

第五节 药源性疾病与药物急性中毒的处置举例179

一、药源性疾病的处置举例179

二、药物急性中毒的处置举例180

第十章 药物临床研究183

第一节 新药临床研究的重要性与规范性183

一、新药临床研究的重要性184

二、新药临床研究的管理体系及其发展184

第二节 新药临床研究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186

一、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186

二、新药Ⅱ期临床试验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187

三、新药Ⅲ期临床试验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189

四、新药Ⅳ期临床试验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190

五、新药生物利用度试验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190

第三节 药物临床研究的管理流程190

一、申办者管理职责190

二、临床研究机构管理职责192

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理职责192

第四节 受试者的权益保障193

一、伦理委员会193

二、知情同意书193

第十一章 药物流行病学195

第一节 概述195

一、基本概念195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195

三、药物流行病学的作用197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97

一、描述性研究197

二、分析性研究199

三、实验性研究200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预警系统200

一、基本概念200

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202

三、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203

第四节 药物利用研究204

一、计量单位205

二、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分析方法206

三、影响药物利用的因素207

第十二章 药物经济学209

第一节 药物经济学的概述209

一、药物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209

二、药物经济学的概念和意义210

三、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210

第二节 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术语211

一、成本211

二、结果211

三、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名称212

第三节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流程212

一、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设计212

二、药物经济学成本的测算213

三、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214

四、药物经济学研究举例218

第十三章 循证药学223

第一节 循证药学的产生、概念及其基本要素223

一、循证药学的产生223

二、循证药学的概念及意义225

三、循证药学的基本要素225

第二节 实践循证药学的基本条件和方法227

一、实践循证药学的基本条件227

二、实践循证药学的步骤和方法228

三、循证药学实践的实例229

第三节 循证药学在药学领域的作用230

一、指导药物利用评价230

二、指导基本药物遴选及药品的购进和淘汰231

三、指导药物临床试验232

四、指导临床药学实践和个体化用药233

五、指导药物经济学研究233

六、循证药学原则在中药治疗中的应用234

七、在其他药学领域的运用235

第十四章 药学信息服务237

第一节 药学信息服务及其发展237

一、药学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237

二、药学信息服务的基本内容与特点238

三、药学信息服务的应用与发展239

第二节 药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评价240

一、药学信息的种类240

二、药学信息的获取方式240

三、药学信息的整理和保管244

四、药学信息的评价244

第三节 药学信息服务的提供245

一、药学信息的选择应用245

二、药学信息服务工作遵循的原则245

三、药学信息服务的对象246

四、药学信息的传递方法246

五、药学信息服务的质量评价249

第四节 基于网络与现代传媒技术的药学信息服务250

一、计算机技术在药学信息服务中的应用250

二、数字化的药学信息利用250

三、计算机合理用药临床决策支持系统251

第十五章 医药伦理学253

第一节 伦理、道德与医药伦理学的基本概念253

一、伦理与道德253

二、医药伦理学254

第二节 医药伦理学的规范体系及医药道德的基本原则257

一、医药伦理学的规范体系257

二、医药道德的基本原则257

第三节 医药道德的规范与范畴258

一、医药道德规范258

二、医药道德范畴259

第四节 临床药学工作中的伦理学问题260

一、临床科研伦理道德260

二、临床药物应用伦理道德262

三、临床药学工作中人际关系伦理263

四、社区医疗服务的伦理道德265

第五节 医药道德评价与修养266

一、医药道德评价266

二、医药道德修养268

第十六章 临床心理与职业沟通技巧271

第一节 患者角色与心理271

一、患者的概念与患者角色271

二、患者的求医行为273

三、患者的心理需求273

四、患者用药的心理需求及影响因素274

第二节 医务人员的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76

一、医患问题的历史渊源276

二、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277

第三节 临床药师职业沟通技巧278

一、临床药师与患者交流的目的与作用279

二、临床药师应具备的基本沟通素质279

三、临床药师与患者交流时的技巧279

四、临床药师与医师及其他医务人员的交流技巧282

第四节 医患关系与处理283

一、医患关系及模式283

二、医患关系的处理284

三、患者投诉的处理285

主要参考文献和网站289

中英文对照索引291

热门推荐